根据省委巡视工作统一部署,2021年6月23日至7月30日,省委第七巡视组对省计划生育协会进行了巡视。2021年9月14日,省委巡视组向省计划生育协会反馈了巡视意见。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有关规定,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问题一:领导班子领学示范作用发挥不够。截至巡视组进驻前领导班子未集中学习研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整改措施:1.进一步建立领导班子集中学习制度,加强省计生协领导班子政治理论学习。2.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领导班子集中学习的必学科目,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组织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研讨,把学习成果转化成谋划工作的具体思路,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整改成效:1.建立了《中共贵州省计划生育协会总支部委员会理论学习制度》,省计生协领导班子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规范和加强。2.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列为领导班子每次集中学习的重要必学篇目,每次集中学习都结合安排了学习内容。3.于2021年11月12日召开了省计生协党总支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研讨会,省计生协领导班子成员和党总支委员认真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逐一进行了研讨发言。
问题二:贯彻新发展理念存在不足。省计生协领导班子对中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优化生育政策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思想观念转变滞后,对进入新阶段的新时代人口计生工作仍习惯于传统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工作方式,对生育关怀、生育支持保障服务新任务研究不够,办法措施不多。
整改措施:1.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发展、计生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切实提高对中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优化生育政策的认识,加快思想观念转变,积极研究生育关怀、生育支持保障服务方面的新任务、新举措。2.通过开展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建设、“向日葵亲子小屋”建设等工作,不断强化生育关怀、生育支持保障服务。3.积极向省财政厅申报托育服务项目和经费,争取把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项目纳入财政预算,不断探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优化生育政策的新途径、新举措。4.充分利用省人口健康基金平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积极募集资金物资,在生育关怀、生育支持保障等方面发挥作用。
整改成效:1.汇编内部学习小册子,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发展、计生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下发通知、召开培训会组织全省计生协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对不适应中央《决定》精神的省计生协文件进行了梳理清理。2.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2021年投入资金135万元、2022年预算155万元,在全省实施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和“向日葵亲子小屋”省级试点项目共26个,与省卫生健康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在省市县三级建立优生优育指导中心的通知》,推动省、市、县依托妇幼保健机构普遍建立优生优育指导中心,目前全省已建立优生优育指导中心66个,优生优育指导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3.研究印发了《关于积极参与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在2022年预算90万元实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项目9个,不断探索生育支持的新举措。4.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在全省开展“生育关怀、生育支持”公益活动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充分发挥省人口健康基金会宣传倡导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联合指导铜仁市计生协开展了“仁义之城•生育关怀送爱心”活动、指导凯里市计生协开展了人口健康基金“高龄孕产妇生育保险”项目,探索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利用“人口健康基金”试点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阵地建设等公益活动。
问题三:领导班子推进‘六项重点任务’不全面。偏重与人口计生工作和计生家庭发展密切相关的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指导、计划生育家庭帮扶等四项任务,对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范畴的权益维护等工作抓手不多、措施不力。
整改措施:1.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进一步加大全省计生协家庭服务中心创建力度,积极保障广大群众享受宣传倡导、医疗保健、便民惠民等服务的正当权益。2.指导各地认真开展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发动会员群众带头宣传贯彻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认真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帮助广大群众落实政策、兑现服务。3.充分发挥“会员之声”收集群众意见、反映群众诉求等作用,及时帮助群众做好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等工作,积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整改成效:1.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2021年省计生协共投入210万元在7个县实施省级家庭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全省各级计生协累计创建家庭服务中心2425个,为群众提供宣传倡导、家庭健康、儿童照护、便民惠民等服务。2.研究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形势下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的通知》,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宣传三孩生育政策并修订村规民约,参与调解群众纠纷,切实维护计生家庭合法权益。3.研究印发了《省计生协网站管理制度》、《省计生协“会员之声”栏目管理制度》,发挥“会员之声”栏目收集群众意见、反映群众诉求等作用,栏目收到的群众留言全部及时回复办理,帮助群众做好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等工作。4.研究印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应急救助工作的通知》,累计安排55万元对110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计生困难家庭实施应急救助;印发《幸福微笑——救助唇腭裂儿童公益项目常态化救助活动进展情况的通报》,2021年全省共有203名困难家庭唇腭裂儿童得到免费救治,切实解决计生困难家庭急难愁盼的问题。
问题四:部分工作任务实施有差距。宣传教育侧重宣传工作成效,在深入宣传党的理论政策和计生健康知识,培育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倡导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上内容偏少,宣传形式单一。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建设工作2019年开展至今仅以9个试点形式开展,推动由点到面拓展、由试点向常态化转变进展缓慢,服务不成体系、规模小,不够专业,覆盖面窄。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在整合资源组建专业咨询服务队伍上没有实质性进展,全省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专家、师资队伍不健全,服务活动不能专业化、常态化开展。
整改措施:1.聚焦家庭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活动,开展健康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工作,不断创新宣传内容、宣传模式和宣传手段。2.认真实施好优生优育指导中心试点项目,建立优生优育指导省级专家队伍,不断扩大优生优育指导工作覆盖面,提升优生优育指导工作水平。3.整合资源组建省级生殖健康专家队伍,提高服务群众生殖健康水平。4.加强青春健康师资队伍建设,强化青春健康工作品牌建设,拓展青春健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教育模式,推进青春健康工作向专业化发展。5.加强对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项目高校的督导工作,确保项目高校青春健康活动常态化开展。
整改成效:1.与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健康知识进万家试点工作的通知》,广泛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活动,全省健康知识进万家小程序绑定家庭健康指导员8.8万人、绑定用户数610万人。2.省计生协联合黔西南州计生协在兴仁市开展了健康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三进”宣传活动,培训健康知识指导员200余人,社区居民、学校师生、企业员工3000余人现场参加活动。3.加大优生优育指导中心试点投入力度,2021年投入资金135万元实施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和“向日葵亲子小屋”省级试点项目共13个。4. 2022年预算安排155万元实施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和“向日葵亲子小屋”省级试点项目共13个,与省卫生健康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在省市县三级建立优生优育指导中心的通知》,要求2022年省、市、县三级依托妇幼保健机构普遍建立优生优育指导中心,不断扩大优生优育指导工作覆盖面,截至2022年2月底,全省已建立优生优育指导中心66个。5.经省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等单位推荐,研究印发了《关于成立优生优育指导与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省级专家团队的通知》,建立了24人的优生优育指导与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省级专家团队。6.支持贵阳市计生协举办青春健康教育骨干师资能力提升培训班,贵阳市和贵安新区48名青春健康教育骨干师资参加了培训;组织省级青春健康骨干师资报名参加了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国家级主持人认证。7.开发制作了“青春成长•家长护航”青春健康线上课堂,在全省卫生健康、计生协网站、腾讯课堂和各市、县宣传推广。8.加强对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项目高校和省级青春健康项目学校的督导工作,分别对黔南民族医专、清镇一中、贵州师范学院青春健康常态化活动和青春健康俱乐部建设情况进行了督导。
问题五:“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和优生优育指导工作仍较薄弱”问题整改不到位。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在整合资源组建专业咨询服务队伍上没有实质性进展,全省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专家、师资队伍不健全,服务活动不能专业化、常态化开展。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建设工作2019年开展至今仅以9个试点形式开展,推动由点到面拓展、由试点向常态化转变进展缓慢,服务不成体系、规模小,不够专业,覆盖面窄。
整改措施:1.整合资源组建省级生殖健康专家队伍,加强青春健康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和青春健康工作向专业化、常态化发展。2.认真实施好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建设试点项目,建立优生优育指导省级专家队伍,不断扩大优生优育指导工作覆盖面,提升优生优育指导工作水平。
整改成效:1.加强优生优育指导与青春健康师资队伍建设。经省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等单位推荐,研究印发了《关于成立优生优育指导与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省级专家团队的通知》,建立了24人的优生优育指导与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省级专家团队;2021年支持贵阳市计生协培训了青春健康教育骨干师资48名;组织省级青春健康骨干师资报名参加了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国家级主持人认证。2.不断扩大优生优育指导工作覆盖面。2021年投入135万元、2022年预算155万元实施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和“向日葵亲子小屋”省级试点项目共26个,与省卫生健康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在省市县三级建立优生优育指导中心的通知》,要求2022年省、市、县三级依托妇幼保健机构普遍建立优生优育指导中心,通过开展师资培训、规范阵地建设、强化宣传引导、提供服务咨询等措施,不断提升优生优育指导工作水平。截至2022年2月底,全省已建立优生优育指导中心66个。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851-86811786;通信地址:贵阳市云岩区安云路樱花巷18号省计生协办公室;电子邮箱:408201696@qq.com。